当前位置:首页>有色华章
葛红林:构建有色金属工业“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河南有色金属网站 www.www.usingktv.com 时间:2022-11-06 23:00 来源: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从2020年中央首次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同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再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纳入其中,再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上述提法,充分表明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要从拥护“两个确立”、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不断构建“双循环”互动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三大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坚定不移地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得益于“双循环”战略部署,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着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经济增速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是世界经济恢复发展最大贡献国。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面对世界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正在发生的深刻调整,有色金属行业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通过“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双向互动、协同发力,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建成有色金属工业强国,为进一步保障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和经济安全作出“有色”贡献,谱写有色金属工业“双循环”互动发展新篇章。

“内循环”与“外循环”

相互协同不可分割

在全球化贸易背景下,“内循环”发展质量奠定了本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实力,“外循环”广度与深度则是推动双边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潜力。“内循环”与“外循环”之间是相互协同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整体,不可也无法分割。

俄乌冲突发生后,欧美与俄罗斯“休克式”脱钩,严重影响了欧洲,特别是欧盟地区能源供应。“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叠加冬季即将来临,对已经能源供应紧张的欧洲而言,更是雪上加霜。欧洲制造业电力价格持续上行,较去年同期上涨4~5倍。电解铝生产电力成本达到8700美元/吨,是LME铝价的近3倍,因高成本受到影响的锌冶炼产能达116万吨、电解铝产能达115万吨。欧洲政府在“保民生”供暖问题和“保生产”稳定高耗能原材料供应问题上正面临抉择。

历史经验表明,欧洲“内循环”的稳定,离不开俄罗斯能源等的供应;俄罗斯“外循环”的市场,也离不开欧洲的消费需求。全球有色金属市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只有各国间稳定有色金属生产并保障合理的贸易流动,才能保持全球有色金属价格的稳健,从而促进世界工业制造及经济建设的良好运行。

事实上,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资源能源禀赋、产业分工、科技人才水平等均有不同。内因和外因共同决定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现有的产业分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在矿产资源供应上做到完全自给自足,即便是美国、俄罗斯等地大物博的国土资源大国。世界在流动中才构成统一的整体,“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我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只有正确处理好“双循环”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双赢,才能为全球经济向好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和引擎。

提升“双循环”互动发展的

判断力和操作力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遭遇逆流,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全球经济循环明显弱化,甚至受阻。有色金属工业要积极应对,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好“双循环”战略部署,推动双循环格局下高水平对外开放。

一是实现“双循环”互动发展要有战略坚定。“谋定而后动”“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实现高质量的“双循环”互动发展,必须以长远超前性战略眼光,做好战略谋划、战略部署与战略布局,绝不能因一时一事的影响而犹豫和动摇,甚至改变既定战略。

以海外铜矿资源开发为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资企业境外铜矿资源开发步伐明显加快,2012年至今,建成矿产铜总产能164.8万吨/年,占中资企业海外矿产铜总产能的74.2%,与我国境内矿产铜总产能185.7万吨/年的规模相当,对提升我国铜矿资源保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其中一条重要经验是,过去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没有因一时的铜价下跌而放弃海外开发战略选择。但客观地讲,我国国产铜资源自给率仍不足20%,我国铜产业“内循环”发展的稳定与安全仍然面临极大地挑战。因而,我国铜等矿产资源“走出去”步伐仍需进一步加快。

然而,长期以来,我国不少矿产企业在利用国际矿产资源上,不仅缺乏跨周期调节的战略决策,也缺乏逆周期调节的战术决断。当矿产资源价格低时,占上风的论调是开矿不如买矿;当矿产资源价格高时,占上风的论调是开矿要亏损;当到发达国家去投资时,占上风的论调是怕被对方暗算;当到发展中国家投资时,占上风的论调是地缘政治不可控。此外,还不时地出现矿山开发周期太长、配套设施建设花费太大、整体得不偿失等论调。有专家认为,中国钢铁工业已经错失了上一轮铁矿石资源境外合作开发利用的机会。由此可见,我们要进一步加快“外循环”铜、铁、新能源等战略矿产资源的海外开发力度,“吃一堑长一智”“痛定思痛”,不断强化“资源全球化开发”理念,坚定“走出去”的信心和决心,加快国际合作开发步伐。

此外,随着近年来国际政治局势的动荡与变化,叠加历史上欧美殖民统治为其在全球范围内获取资源创造的先机和奠定的基础,我国海外矿业资源投资与开发壁垒不断坚固、难度持续增强,新发现和新增矿产资源“绿地”项目往往处于危地和乱地。比如,欧美等跨国矿业集团公司所掌控占世界矿产铜总产能50%的铜矿资产,集中分布在美洲、大洋洲等政治经济较稳定地区。中国铜矿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非洲等动荡、安全形势严峻地区,存在其客观必然性,这是时势造就的。因此,有色金属工业唯有克服畏难情绪,敢于担当、善于担当,才能有效获取海外资源,从而提升我国产业链的稳定性和供应链的安全性。有色金属工业唯有发扬斗争精神,坚定不移地推动我国海外资源开发战略,才能构筑好战略资源的“外循环”,从而保障好“内循环”的安全和畅通。

二是实现“双循环”互动发展要有斗争精神。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也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愿望。不只是中美,世界各国间只有秉持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同向而行,才能推动世界经济重回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人间正道是沧桑”,面对挑战,我们只有拿出勇于抗争、善于博弈、斗争到底的精神,才能实现“双循环”的互动发展。

2016年以来,美国不断对中国铝材实施了累计高达50%以上的关税措施。实际结果是,美国通过增加其他国家的采购,减少了在中国的采购,但付出了更高的代价,并传导给了本囯下游企业和消费者。美国的系列动作并未影响中国铝材全球出口量的减少,反而刺激了中国铝材的深度加工,去年出口还创造了历史新高。

2018年3月,美国依据所谓“301调查”挑起对华贸易战,先后对约3600亿美元我国输美商品加征关税,以遏制我国发展。对此,我国始终坚持:“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事实证明,美国对华贸易战中90%以上的关税成本由美方承担,大幅增加了美国消费者负担和企业成本,也未能重振美国制造业。

最近,美国除了对我国实行芯片禁令之外,还与加拿大等主要伙伴国家建立所谓“矿产安全伙伴关系(MSP)”,对他们缺的,减少对我囯依赖;对我们缺的,增加对我国的限制。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予以坚决的反对。根本经验是,敢斗才能赢!

比如,近年来,针对我国有色金属工业频繁遭遇贸易摩擦,有色协会在政府有关部门指导下,及时启动应诉协调工作,提出应对与反制措施。同时,与有关方面深入友好磋商,努力增信释疑,积极寻求妥善解决方案。今年1月28日,巴西政府发布终裁公告,决定对华铝板带箔反倾销调查无措施结案。这是继去年泰国铝箔保障措施案之后,有色金属行业取得的又一次胜诉,不仅有效维护了出口企业利益,更加鼓舞了有色金属行业应对贸易摩擦的信心和底气。

三是实现“双循环”互动发展要有专业水平。“双循环”互动发展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我国未来经济工作的根本方针之一。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要因环境不同、情况不同,因时因事地做好战术操作。要基于对不同产业间发展、经济政策、国际形势等的深入分析和科学研判,发挥各领域专业机构和专家专业技术支撑作用,制订针对性措施,实现有色金属工业“双循环”互动发展。

2022年6月22日,欧洲议会表决通过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拟征收钢铁、铝、电力、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碳关税,但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不断增强了高耗能产品的生产能力;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减少了高耗能产品的生产,并大量从发展中国家进口。如光伏用硅产品、新能源汽车用电池材料、交通运输轻量化铝材等。不可思议的是,发展中国家生产了高耗能产品,消耗了能源、留下了污染,理应是向发达国家征收消费碳关税,如果还要被发达国家征收碳关税,显然不公平。

事实上,消费端和生产端都要承担全球二氧化碳减排责任,而落实责任更为有效的办法是,应加快从向生产端征收碳关税转变到向消费端征收碳关税。在生产国积极通过技术进步和优化布局减少碳排放的同时,欧盟等发达国家更应转变消费方式,对内减少高碳产品需求,对外积极履行资金和技术转移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走低碳转型道路。此外,我们也应鼓励欧美等发达国家恢复和保有一定量的高耗能产品的生产。

在应对国际碳关税问题上我们要主动出击,化被动为主动,联合发展中国家共同提议在消费端征收碳消费税作为反制措施,从生产到消费的全链条平衡碳排放的责任与义务,实现消费国与生产国共同承担碳排放责任,为发展中国家争取更多的筹码。

此外,在处理高耗能产品“双循环”互动发展问题时,要进一步优化高耗能产品的进出口政策,要敢于对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做减法,善于对高耗能产品的进口做加法。要通过“一加一减”,在保障国内高耗能产品使用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国内能耗,同时珍惜和用好初级原材料,通过深度加工,开发更高附加值的终端和近终端产品。

高水平推进有色金属

“双循环”互动发展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开放透明原则,实现合作共赢,是我国积极参与世界经济建设的基本理念和主张。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整合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推进国际经贸合作,实现我国与其他经济体的互利共赢,从而高水平推进有色金属工业“双循环”互动发展。

一是构建与发达经济体“双循环”互动发展新格局。随着时代的进步,信息、通信、远洋物流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已经使每个国家都无法与世界割裂。全球化协同发展是大势所趋,任何国家和个人也无法阻止比较优势下全球资源的跨区域流动。即便是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也难以做到逆全球化进程下的“闭关锁国”,也难以实现高科技、高端产品的自给自足。改革开放以来,“市场换技术”是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推力,对我国与发达经济体间互惠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起到了历史性作用。但是,随着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缩小了双方差距,也让我们听到和看到了不少遏制中国经济和高科技发展的声音和现象。

其实,在高科技领域,即使是欧美国家也是难以实现高科技和高端产品的自给自足,其中必有盲区、短板和欠发达之处,这就是我们的超越之处,也是末来获得“同等反击制裁”或“技术换技术”的主动权之处。一方面,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仍然要坚持实现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合作,形成开放的“双循环”互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强化自主可控,赢得未来“同等反击制裁”或“技术换技术”的主动权。

二是构建与欠发达国家“双循环”互动发展新格局。商务部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年度贸易额从1.04万亿美元,扩大到1.8万亿美元,增长73%。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累计1613亿美元。截至2021年底,我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境外经贸合作园区累计投资430.8亿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34.6万个。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循环”互动发展,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我国与欠发达国家间的合作共赢。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走出去”企业,在进行矿产资源开发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铝集团秘鲁特罗莫克铜矿积极实行本土化用工,本地员工占比超过93%,使当地贫困人口从初期的43%下降到9.3%;累计缴纳各类税金超过13亿美元。

截至2021年底,中资企业在几内亚获得铝土矿开采权约70亿吨,占海外资源权益的八成以上;2021年在几内亚出矿量5086万吨,自几内亚进口量5126万吨,占全年进口总量的比例超过50%。几内亚是当前中国进口铝土矿最主要来源地,也是全球铝土矿储量最丰富、中资企业投资热度最高、获取资源最多的国家。客观地讲,几内亚经济发展高度依赖矿业,其矿业政策也必将向更有利于本国经济增长的方向调整。近期,几内亚临时政府已要求境内在产矿业企业提交氧化铝厂建设方案。对此,中资在几内亚企业应集中发挥我国技术、装备、电力、基建等优势,以抱团出海、统一规划、合资经营等方式,在实现铝土矿资源开发的同时,帮助几内亚产业链延伸,以切实行动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与发展。

在与欠发达国家“双循环”互动过程中,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和中国有色集团还持续深耕海外职业教育工作,并于2019年4月,获得赞比亚高等教育部批准成立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国首个在海外开展学历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及相关企业,在探索当地专业人才培养机制的同时,为项目所在国优秀人才创造来华留学机会并提供奖学金,充分发挥出我国产业技术教育优势,为当地社会未来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中国与欠发达国家间的“双循环”互动,不但促进了双方经贸合作,也为构筑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为构建全球发展共同体提供了中国方案。

三是构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双循环”互动发展新格局。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联系紧密,友好的政治关系、牢固的经济纽带、协同的产业结构,为地区和国家间“双循环”互动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近年来,随着东南亚等周边国家的发展,不断减少了我国一些劳动力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外贸产品订单,这种梯度转移,正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结果。从上世纪全球传统纺织、煤炭、钢铁冶炼等产业由美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发展现象来看,我国及世界相关产业链向东南亚等周边国家和地区转移也是历史的趋势和必然。

以印度尼西亚为例,近年来,随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镍、钴、锂等新能源金属的需求不断增长。中国企业加大了对印度尼西亚红土镍矿等镍资源的开发和获取力度,我国自印度尼西亚年进口红土镍矿量,一度占到印度尼西亚年总产量的95%。2020年,印尼宣布禁止出口镍矿石,希望各国能够在印尼投资建厂,以促进印尼产业链延伸,提升印尼工业化水平。从推进我国和印度尼西亚双边经贸合作的角度看,中资企业也应在印尼获取红土镍矿的同时,筹备相关产业链建设,从而在镍资源“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构建的同时,实现合作共赢。

我国有色金属工业要以积极心态顺应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在提升自我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相对于多数周边国家和地区所具备的基建、装备、技术、人才等多方比较优势,加大相互间“双循环”互动,通过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双边、多边融通,为相互间资源、技术、服务流动创造更为便利的条件,实现取长补短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布局发展,构建好有色金属工业“双循环”互动发展新格局。


0.218098s
Baidu
map